+5 投票
2,644 浏览
分类:中学其它讨论 | 用户: (9,090 分) 41 43 43
已关闭 用户:
我记得有秀才,举人等等。还有其他的吗?
已关闭
用户: (2,480 分) 20 21 21
是初一历史吗?
用户: (9,090 分) 41 43 43
啥初一历史
用户: (2,480 分) 20 21 21
这个form 1 历史有的
用户: (9,090 分) 41 43 43
嗯,对
用户: (3,200 分) 55 58 67
重新显示 用户:
不止有秀才,举人和进士而已,还有:https://new.qq.com/omn/20200604/20200604A0019D00.html
用户: (9,090 分) 41 43 43
谢谢你,我会取消采纳一下,请写回答
用户: (3,200 分) 55 58 67
重新显示 用户:
不了
用户: (9,090 分) 41 43 43
那你隐藏吧,免得被Apicel"盯上"。我已经看了你的资料了。谢谢你。
用户: (3,200 分) 55 58 67
我还是写回答吧,不想在这个阶段被扣分

3 个回答

0 投票
用户: (3,200 分) 55 58 67
采纳于 用户:
 
已采纳

1、童生

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但需要注明的是,童生并不完全等同于未考上秀才的学子。根据明朝史书记载,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成绩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

2、秀才

隋朝开始开科取士,最初亦为取秀才。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但后来「秀才科」被废,秀才一词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到了宋朝时,凡经过各地府试者,无论及第与否,都可以称为秀才。故此当时有「不第秀才」之称。

3、举人

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

4、监生

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所谓荫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僚子弟,此种荫生亦称荫监。监生也可以用钱捐到的,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

5、进士

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image

6、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

7、连中三元

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制度下古代读书人渴望得到的最高荣誉,中国古代所有读书人获得过这一称号者也寥寥无几,共有17人三元及第。
三元及第:表示在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都取得第一名

用户: (9,090 分) 41 43 43
突然感觉我给自己挖了个坑,我现在不知道要采纳谁了。
用户: (3,200 分) 55 58 67
我不懂要怎样回答你
+3 投票
用户: (10,650 分) 159 194 201
+1 投票
用户: (2,480 分) 20 21 21

根据T1的历史课本,第一阶段是秀才,第二阶段是举人,第三阶段是进士。

如果需要补充可以评论。

用户: (9,090 分) 41 43 43
还有更多吗,越多阶段越好
用户: (2,480 分) 20 21 21
我是根据课本答的,其他阶段应该要上网查,我也不知道XD
可是你需要的话,我可以补充关于这三个阶段的其他资料
用户: (9,090 分) 41 43 43
需要,可以吗,如果没有的话没关系。谢谢。
用户: (2,480 分) 20 21 21
还有什么问题?
用户: (9,090 分) 41 43 43
算啦,没关系。
用户: (3,200 分) 55 58 67
重新显示 用户:
不止有秀才,举人和进士而已,还有:https://new.qq.com/omn/20200604/20200604A0019D00.html
“eWenda e问答”是一个专为马来西亚华裔生所建立的学业疑问问答平台。学生可以在这里发表提问并得到解答。此外,家长也可以在这里讨论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