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投票
2,262 浏览
分类:华小其它讨论 | 用户: (990 分) 403 426 438
已关闭 用户:
每次硬背背了很久都没背下,可是如果不特地去背时又能轻松记下。为什么?希望有头脑记东西机制的解释。
已关闭
用户: (3,860 分) 8 11 15
哈哈我也时常这样,平时考试内容怎样背都背不进,但是那些不重要的废话,看一眼就刻进脑了
用户: (22,870 分) 145 157 162
问一个问题,你几时才采纳

7 个回答

+1 投票
用户: (-30 分) 113 118 123
采纳于 用户:
 
已采纳

有时候学习者尽力去解决一个复杂的或者需要创造性思考的问题时,无论多么努力,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在这种时候,暂时停止对问题的积极探索,可能就会对问题解决起到关键作用,这种暂停就是酝酿效应。酝酿效应来源于阿基米德实验中对浮力定律的发现,具有非逻辑性和自发突变性的特点。

酝酿效应就是当有时候学习者尽力去解决一个复杂的或者需要创造性思考的问题时,无论多么努力,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在这种时候,暂时停止对问题的积极探索,可能就会对问题解决起到关键作用,这种暂停就是酝酿效应。酝酿效应来源于阿基米德实验中对浮力定律的发现,具有非逻辑性和自发突变性的特点。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心理学家认为,在酝酿阶段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后来有心理学研究者发现酝酿效应在无意识加工观点上,不支持疲劳缓解理论、间断性有意识加工以及良性遗忘理论。通常情况下都是内插任务与目标任务不相似会促进创造性任务的酝酿效应。当目标任务是发散性创新任务的情况下,内插任务与目标任务激活语义网络上的不同主要是对发散性任务的新颖性维度的酝酿效应起到促进作用;而思维方式上的不同主要是对发散性任务的流畅性维度的酝酿效应起到促进作用。而当目标任务是聚合性创新任务时,只有内插任务和目标任务的思维方式不一致才会对其酝酿效应起到促进作用,而语义网络上的不一致并不会提高被试在创造性任务上的酝酿效应。

  即酝酿效应主要体现在创造性解决问题。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美国心理学家西尔维拉曾在1971年设计过一个实验,用来验证酝酿效应的作用。

  他邀请了三组被试来参加这个实验,每组被试的性别、年龄和智力水平都大致相同。

  这三组被试需要完成同一道题目:每个人手中一共有4条小链子,每条链子上又有3个环,每打开一个环需要花费2分钱,封闭一个环需要3分钱。假设开始的时候所有环都是封闭的,被试们需要在花费不超过15分钱的情况下,把12个环都连接成大链子。

  他要求第一组用半小时来思考问题,中间不能休息;
  第二组先思考15分钟,然后休息半小时,再回来思考15分钟;
  第三组先思考15分钟,然后休息四个小时,再回来思考15分钟。

  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中只有55%的人答对了问题,第二组有64%的人答对了问题,第三组有85%的人答对了问题。实验证明,酝酿效应的确能够有效帮助人们处理困难、复杂的创造性问题。

  从酝酿效应的表现形式和思维的本质特征来看,直觉思维具有非逻辑性和自发性两个特征。

  首先,它既不表现为演绎的推理形式,又不表现为归纳逻辑,也表现不出其他的规律性。它不受逻辑规律的约束,往往超越逻辑程序而直接作出结论。它的非逻辑性特点常常表现为:

  1、不可解释。当一个问题从百思不得其解的长期困扰,到突如其来的领悟理解,这一具体过程是意识不到和难以说明的,如高斯在证明一个算术定理时,折磨了他2年之久,后来一个突然的想法使获得成功。他回顾说:“像闪电一样,谜一下解开了,我也说不清楚是什么导线把我原先的知识和使我成功的东西联结了起来。”

  2、逻辑程序的高度简缩。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原有逻辑程序的简化和压缩,另一种则是“违反”了那种逻辑程序。这就是说,直觉思维忽略了逻辑推理进程的细节过程,越过了许多中间环节,但把握住了个别的、最重要的环节,特别是最终的结论。

  3、综合性。思维者不着眼于细节的逻辑分析,而是从整体上来把握对象。

  其次,酝酿效应是一种突发性的创造活动,一般是在对问题冥思苦想之后,在出其不意的时间或状态下突然发生,因而表现为思维运动的突然飞跃,自发性是其又一基本特征,体现突发、突变和突破的特点。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决定性观念,就是在他提着箱子准备上火车之际突然闪现的;德国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长期未解出的一个数学难题,据他说也是在一次看戏时突然领悟的。酝酿效应是一种有非逻辑性和自发突变性的创造活动,它往往是一种突破性的创造活动,它不受形式逻辑的约束,能打破常规思路,产生惊人的成果突破和方法突破。它提示:当我们对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在搜集了充分的资料并且经过深入探索仍然难以找到答案时,不应一条道跑到黑,而应把对该问题的思考从心中抛开,转而想别的事情,或可以去散步、读书等,等待有价值的想法、心象的自然酝酿成熟并产生出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抛开对问题的思索后,也就摆脱了长期的精神紧张,但头脑中搜集到的资料是不会消极地储存在那里的,它在按照一种所不知道的、或很少意识到的方式进行着加工和重新组织,进而产生了新的想法。我们平时所说的“灵感迸发”或者“恍然大悟”,就是经过这样一个酝酿阶段之后,突然出现的智慧火花。

  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这种现象称为酝酿效应(incubationeffect)。在酝酿期间,个体虽在意识中终止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但其思维过程并没有完全终止,而仍然在潜意识中断断续续地进行着。通过酝酿,最近的记忆和已有的记忆被整合在一起,弱化了心理定势的效应,并容易激活比较遥远的思维线索,因而容易重构出新的事物,产生对问题的新看法,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案例一

  苯在1825年就被发现了,此后几十年间,人们一直不知道它的结构。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苯分子非常对称,大家实在难以想像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怎么能够完全对称地排列、形成稳定的分子。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长期从事研究苯分子结构,但对苯分子中原子的结合方式百思不得其解。1864年冬的一天晚上,他在火炉边看书时,不知不觉打起瞌睡,做起了梦。这个梦也是一个化学史上最著名的梦,解开了苯分子结构的秘密,凯库勒如此描述:“梦里原子在我眼前飞动:长长的队伍,变化多姿,靠近了,连结起来了,一个个扭动着,回转着,像蛇一样。看那是什么?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轻蔑地旋转。我如同受了电击一样,突然惊醒。那晚我为这个假设的结果工作了整夜,这个蛇形结构被证实是苯的分子结构。”

  这位化学家并不知道,他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是心理学上的酝酿效应。

参考文献

用户: (-30 分) 113 118 123
求采纳(~ ̄▽ ̄)~(~ ̄▽ ̄)~








我缺钱啊···(>人<;)
用户: (22,870 分) 145 157 162
你缺钱,我呢?
用户: (22,870 分) 145 157 162
求求你啦!让我。我只有600分neh
+1 投票
用户: (22,870 分) 145 157 162
修改于 用户:
我老师也是这样说的,所以我建议你在记一个字时,有一些方法来记。我老师很强,直接用故事记(强大强大,佩服佩服)
用户: (22,870 分) 145 157 162
希望你能采纳我的答案
用户: (990 分) 403 426 438
谢谢回答。我先给你投票,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回答才会采纳你。
用户: (22,870 分) 145 157 162
(ー_ー)( 一一)(・へ・)
用户: (22,870 分) 145 157 162
不客气
用户: (3,860 分) 8 11 15
求分是没用的 要被采纳的话那就尽量写出最好的答案(。•̀ᴗ-)✧
用户: (22,870 分) 145 157 162
你想死吗?好像忘了hangouts哦?
用户: (3,860 分) 8 11 15
....... 对不起咯Ó╭╮Ò 我也是有东西做嘛 最近又要考试了
用户: (22,870 分) 145 157 162
(-_-)
+1 投票
用户: (11,070 分) 46 51 54
有一句话说的好:强扭的瓜不甜,就像你妈妈逼你抹地,然后你就.....(自行想象吧!)你的大脑也是一样,你如果逼你的大脑记,你的大脑也会..........(这个你也自行脑补吧!)

如果让那个瓜自行生长的话,那个瓜就会没有问题。你可以用各种bla bla bla ~ 的记忆法去背,但是不要死读死背,就可以比较容易记住了。

希望能帮到你哦~
0 投票
用户: (910 分) 5 5 5

硬逼自己你就会有压力,让你要很久才背的来,不特地的去背,很简单就记下了,因为你身上已经没有任何压力,自然而然你就会背得很顺利。

0 投票
用户: (11,410 分) 19 27 28
其实背不进去,可能是你对那个东西不感兴趣,所以就想办法让自己对那个东西感兴趣就比较容易背了。

像我以前背不喜欢的科目也要背很久,才可以背下来。后来我用故事的方法来背,就可以很快就记住了,而且还可以记很久。
0 投票
用户: (700 分) 4 4 5
你强迫自己去做一件事的时候,通常你都感到压力吧。压力的时候你做什么事都会慌慌张张,做不好。建议下次背东西的时候给自己多一点时间,比如说默写作文,你可以一个星期前就开始准备,然后有时间就复习一下,这样效率高很多,千万不要考试前一天才开始准备。
0 投票
用户: (5,470 分) 14 19 20
那是因为你逼自己时,你会有压力而随便读的时候,你就会放松下来
“eWenda e问答”是一个专为马来西亚华裔生所建立的学业疑问问答平台。学生可以在这里发表提问并得到解答。此外,家长也可以在这里讨论和交流。
...